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茶界泰斗 || 張天福如茶人生(十七)創建省立“福安農校”(一)
科教合一”不是張天福心血來潮的突發奇想。
“研教合作”也不是新東西。二三十年前,西方已有人提出,但那是貴族式的院校教育,根本無法資助人數眾多的平民子女,讓他們畢業后憑一技之長找到“飯碗”。
張天福的構想卻有新東西——理論與實踐統一,寓學于做、學用結合——做中學、學中做。老師把理論教給學生,學生在學習后就在實踐中得到應用。
學生畢業以后,因實踐中有了一定的技能,確能以科學的方法,指導茶農進行茶葉栽制的改良與合作社的組織,并且具備實際從事茶業經營的能力。
事情都不是單方面的,茶業改良場的研究人員支持茶葉學校,茶葉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,也回報了改良場。改良場先進的茶葉科技知識能夠又好又快地推廣,對整個茶業事業,雙雙作出了貢獻。一舉兩得,甚至一舉多得,何樂而不為。
用張天福的話《臺灣之茶業》說:
竊以吾國,如欲振興茶業,則培訓專才,設立茶業研究機關,謀栽培與制造上之改良......實為當前之急務也。
“當前之急務”,是在創立茶業改良場的同時要創辦茶葉學校——福建省立福安初級農業職業學校。這不僅是在探討科研與教育相結合的理論,而且是在理論指導下馬上創造性地辦起一所學校來。這在福建省的教育史上和科研史上,都是光輝的一頁。
才華橫溢、執著實干的張天福說到做到。當時,看上了座空著的學校——一個已經停辦的福安縣立初級職業學校,教師與學生跑光了,學校沒有人管理。他征得縣方同意,馬上加以裝修。
前后不到三四個月,到了1935年8月,一座新型的充滿活力的學校——“福建省立福安初級農業職業學校”掛起了牌子,開學了。
所謂“職業學校”,是指學校專設了茶業專業,這是全國農業中專中最早設置茶業專業的學校。課程不在科多,而在于切實致用,除茶業專業課外,與普通初中學校完全一樣。一年以后,更名為“福建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”,少了“初級”兩個字,開始招收高中班。人們常簡稱它為“福安農校”或“福農”。但它是響當當的省立學校。
“有錢好辦事”,不是絕對的。
有人才,才能辦好事,倒是實實在在。
現在的張天福,既是茶業改良場的場長,又是福安農校的校長,他求才若渴。沒有高素質的人才,花了錢也辦不好事。
這是當務之急。自己“雙肩挑”,科研人員與學校教師當然也可以“雙肩挑”。別慌,張天福心中早有了譜,在他的視野里,一個個有真才實學的人,成了他物色的對象。
省建設廳派他去江蘇、上海、杭州、安徽祁門等處,考察國內茶業情況。通過張天福的專程拜訪和力聘,一個個稱職的研究人員放在了福安農校,成為了一個個的教師。這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,只有張天福如此巨大的魄力、真摯、誠懇和對事業的獻身精神、為人品德風范,才能把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匯聚到福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