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新聞中心
茶界泰斗張天福茶學思想的精髓(六)——論創新改革技藝
作者: 發表于--2022-10-20
在制茶工藝方面,中國一直沿用古老的用腳揉捻茶葉的制茶方法,既不衛生又有損品質。在深思熟慮后,張天福先生提出“欲求產業品質提高齊一,降低制造成本,舍制茶機械化莫辦。”這一論述為其后來大膽創新茶葉制造機具,試驗改革各類制茶工藝,提高茶葉品質,實現茶葉機械化奠下理論基礎。
張天福先生畢生從事茶葉事業,1932年,他畢業于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。1935年在福建福安創辦了福建省第一所茶葉科研所,并創辦了福安茶校,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一批茶業技術骨干。之后在福建省崇安創建了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集茶葉生產、科研、推廣、銷售于一體的福建示范茶廠,建立4000多畝新式茶園,實行生產與科研相結合,開展茶樹品種、施肥、植保、生化分析等試驗項目,為福建的茶葉生產及科研做了有益的探索。
在日復一日的茶葉生產中,張天福先生深感于制茶工藝的落后和制茶工人勞動的艱辛,歷盡千辛萬苦,克服重重困難,終于1941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揉茶機——“918”揉茶機,解決了過去一向用腳揉茶既不衛生又有損品質的問題,中國機械化制茶也由此拉開了“帷幕”。
后來改進的“五三式”、“五四式”揉茶機,以及三鍋連續殺青機等一系列的技術革新,不僅提高了茶葉品質,更大大減輕了制茶工藝中的勞動強度,推動了茶葉事業的高質量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