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?!ぁ甘?/a>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張天福:與古為新,全力振興中國茶產業
人之一生,決定成功的是奮斗,奮斗的過程是拼搏。對于張天福來說,他的一生,分秒必爭,與時俱進,以世紀之力助推中國茶葉事業蓬勃發展,實現質的飛躍。
推陳出新發展茶葉科研
張老淵博的知識,突出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,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勇于創新的精神,使他在茶葉科研中結出累累碩果。
1936年,張天福從日本引進了萎凋機、揉捻機、解塊機、干燥機等全套設備。為使該設備更適合福建茶葉的加工特點,他在科學總結國外茶葉加工機械的基礎上,于1941年研制出第一臺木質手推揉茶機,不僅促進了福建茶葉機械的發展,也推動了我國茶葉加工機械的發展。
“科教合一”培育茶葉人才
茶學教育是茶學發展的關鍵之一,張天福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創新,從實際出發以科學教育觀念培養創新型人才。
早在1935年張天福就在福安創辦了福建第一所茶葉學校(福安農校),并任校長,設置茶學專業,向全省招生,成為全國農業中專中最早設置茶葉專業的學校。同時,他還在福安社口創辦了福建省建設廳福安茶業改良場,使之成為學生的實習場所,從而將茶業科研和茶業教學有機結合,開創了“科教合一”的先河,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茶學人才。
改良技術助推茶業發展
在福建茶樹品種改良方面,張老功不可沒。他首先引進了云南大葉種在福安、崇安試種,此后福建省茶科所從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葉種的天然雜交后代中,選育出福云6號、福云7號等福云系列優良品種,為福建省乃至全國茶樹無性系良種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1950年,張天福先生在福建推廣茶樹無性繁殖——茶樹短穗扦插法的經驗。推廣茶樹良種,改造低產茶園,建立豐產茶園,為福建乃至全國茶葉發展躍上一個新臺階。
茶對張天福先生來說有著不解之緣,而張天福在對中國茶事探索途程之中,生命不息,探索不止。整整一個世紀的堅持,讓中國茶業響亮于世,受人推崇。功勛卓著,成果碩碩,不可磨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