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青年之大,以滴水見大海 茶人之大,以杯茶證情懷
青年茶人,美約芳華
青年,是熠熠生輝的代表
象征著一切美好而蓬勃的事物
青年茶人,美約芳華,見微知著,唯茶德馨
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
“茶界泰斗”張天福有著怎樣的青年時期?
少年初長成,何以為志?
1910年張天福出生于上海一戶福州籍的名醫家庭。由于社會動亂,1911年,父母便帶他遷回故鄉福州。社會動蕩不安,戰火接連四起。從少年到青年,福州的生活記憶成為了張天福百歲人生的穩固根基。少年初長成,面對動亂的社會現實,何去何從,何以為志?
中國是農業大國,亦是茶葉大國。人民缺衣少吃,福州的天然優勢資源的茶葉衰敗不堪,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,放棄名醫世家,棄醫從茶,青年時期的張天福毅然決心報考農校,振興祖國的農業茶業。
1929年19歲的他先在福建協和大學修完一年的基礎課程后,第二年便以第一名成績轉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深造,1932年22歲的他從金陵大學畢業后的80多年里,“躬身事茶不知勞”,全心致力于中國茶葉教育、生產、科研和茶文化傳播工作。
茶不僅是“最健康的天然飲品”
在中國,茶是飲用最廣,消費量最大、最受歡迎的飲料。茶可以養性、聯誼、示禮、傳遞情誼等。孫中山先生曾說:“茶是最合衛生,最優美之人類飲料。”喝茶,很簡單,做茶,卻是復雜。兩千多年來,人們喝茶的方式一直在變化,變得越來越簡單,不變的是做茶的復雜,還有茶人的辛苦與執著。
“以生許茶事茶”,青年時代的他曾書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;也于抗日戰爭年代寫下自己的勵志豪言:“立己立人,強國強種”。晚年,他的茶文化觀念和思想則拓展到整個寰宇:“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是真理;傳遍五洲永不衰的是茗飲”。
中國已成為產茶第一大國。茶葉在中國已成為“國飲”,并成為和平、友誼的使者。國茶要發展,科技要先行。中國需要千百個張天福式的茶葉科技工作者,靠科技創新,讓中國茶和中華茶文化走得更好更遠。
新茶人,新使命
一杯薄茶,容得家國天下
一片葉子,助力復興中華
以復興為追求,以行遠為目標
在國盛茶興的黃金時代,不負初心,堅守使命
與茶有約,踐行生態育人
自然有機,助力生態未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