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【鑒慷仁】名人與福州茉莉花茶的故事
福州的茉莉花茶已傳承千年。張天福小編了解到手它源于漢朝,西漢時,茉莉花從佛國印度傳入福州,并被廣為種植。古人認為茉莉玉骨冰肌,有淡泊名利之意,乃國色天香中的“天香”。茉莉韻莫離情,它又名“莫離”,因代表忠貞不渝、永不離棄的愛情被評為貞士,為中國“情人節七夕”的圣花。
北宋時,由于中醫局方學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,引發香茶熱,福州茉莉花茶因此誕生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到清朝咸豐年間,福州茉莉花茶逐漸成為貢茶。
福州開埠以后,有17個國家設領事館,福州泛船浦成為世界最大的茶葉港口,其在世界茶葉貿易中具突出地位,馬尾羅星塔在世界航海圖志上被命名為中國塔,當時,福州茶、福州塔成為中國重要的標志。在《中國名茶錄》里,福州茉莉花茶被列為茉莉花茶類唯一的中國歷史名茶。
據說,慈禧太后對茉莉花有特殊的偏愛。福州大學的的曾筱霞老師在采訪中告訴記者,慈禧太后對福州茉莉花茶尤為鐘情,慈禧最愛喝的是茉莉雙熏,即將事先熏制的福州茉莉花茶在飲用之前,再用鮮茉莉花熏制一次。
此外慈禧太后還規定白茉莉僅她可用,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。于是在她的帶動下皇宮內茉莉花茶成為時尚,在京津的上層官員和外國人中引起了福州茉莉花茶熱,福州茉莉花茶成為貢茶。這也是福州茉莉花茶在歷史上迎來的第一次輝煌時期。
當時,福州還是中國三大茶市,1860年,福州茶葉出口達400萬磅,占全國茶葉出口總額的35%,成為世界最大的茶葉港口。1872年,福州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機械制茶的地區。1903年閩浙總督許應骙委派知府馮祥光參加大阪博覽會,攜帶的閩茶展品就有“蛾眉花香茶一箱”。
福州也成為中國花茶生產中心與集散地,到1933年福州茉莉花茶產量增至7500噸。經過數百年的積淀,福州茉莉花茶工藝逐漸成型,民族英雄林則徐就盛贊福州為煎茶勝地。“攀桂天高,憶八百孤寒,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勝,看五千文字,中誰是謫仙人”這是林則徐題寫福州貢院的一副楹聯(福州貢院的故址在鼓樓區中山路的中山堂及其周邊)。
成為新中國外交禮茶
新中國成立后,福州茉莉花茶已遠銷22個國家和地區。福州大學的曾筱霞老師一直致力于對中國茶葉出口的研究,她告訴記者,福州茶廠的外事禮茶建國以來一直被列為外交部禮茶,改革開放前,我國出口的茉莉花茶100%為福州出產。
1961年朱德委員長視察福州茶廠(圖片來源于福州茶廠)
在1972年,毛主席在書房會見尼克松總統時,喝的就是福州茉莉花茶。基辛格在回憶錄中說:“我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排擺成半圓形的沙發,都有棕色的布套,猶如一個儉省的中產階級家庭因為家具太貴、更換不起而著意加以保護一樣。每兩張沙發之間有一張鋪著白布的V字形茶幾,正好填補兩張沙發扶手間的三角形空隙。毛澤東身旁的茶幾上總堆著書,只剩下一個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。”
1976年2月,毛澤東在中南海書房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,他們以茶代酒干杯。
改革開放后,福州茉莉花茶的加工生產再次迎來鼎盛時期。20世紀80-90年代,福州的茉莉花種植面積增加到10萬畝以上,花茶加工廠劇增到近千家,福州茉莉花茶年產量達到8萬噸,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,產值超過15億元。
春倫茉莉花茶被列為全國政協禮堂專用茶,目前,世界茉莉花茶的高端產品均為福州出產,是世界知名的“中國春天的氣味”。
冰心與故鄉花茶的情緣
著名作家冰心的祖籍福建長樂是個盛產茉莉花的地方,出生地福州又是盛產花茶的集散地。因冰心從小生活在嗜茶的家庭中,從而影響了她的一生。
冰心
冰心曾在《茶的故鄉和我故鄉的茉莉花茶》一文中寫到:“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利用茶的國家,是茶的故鄉。我的故鄉福建既是茶鄉,又是茉莉花茶的故鄉……而我們的家傳卻是喜歡飲茉莉花茶……”此外,在冰心89歲時,《我家的茶事》一文中曾寫到:“茉莉花茶不但具有茶特有的清香,還帶有馥郁的茉莉花香。”
冰心出生在茶人之家,先天有了品茶、論茶的優越條件。先說冰心的祖父謝鑾恩,他是一個有根基的茶人。單從泡茶用水的講究可見一斑:他泡茶棄井水不用而用雨水。福州天氣本來潮濕多雨,每待天下大雨,屋瓦被雨水沖洗干凈后,謝鑾恩便用竹管引屋檐上的雨水到大小水缸里,這樣的水缸都蓋著大木蓋,大木蓋上還開著小蓋,泡茶時只需打開小木蓋,用小水勺舀出存儲的雨水,如此的水最純凈,沒有土味。
冰心的父親也保持著祖父的習慣,一直到他們舉家遷往北京,由于彼地干旱少雨,只好改以自來水泡茶,不過,每次便要多多投放茶葉,以使茶香蓋過水味。冰心對祖父和父親的行止印象深刻,后常有提及。到抗戰時期,全家避難重慶,在重慶歌樂山居住的冰心于百無聊賴之中寫道,“一面用‘男士’的筆名,寫著《關于女人》的游戲文學,來掙稿費,一面沏著福建鄉親送我的茉莉香片來解渴。這時我總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親,而感到茶特別香洌。我雖然不敢沏得太濃,卻是從那時起一直喝到現在。”
家鄉人知曉冰心對茉莉花茶的偏愛,去北京看望冰心,最好的禮物便是茉莉花茶。1990年年底,冰心的女兒吳青有事回福建,福建省文聯黨組書記林德冠去看望她,順便買了兩罐家鄉的茉莉花茶托吳青轉送冰心,表達一點心意。“沒想到沒過幾天,冰心卻專門寫了信來。”林德冠說。冰心的回信中寫道:“小女回京,奉到您賜我的茶葉兩罐,不但容器好看,茶葉更有鄉味!不勝感激!”。
老舍偏愛福州茉莉花茶
老舍生前有個習慣,就是邊飲茶邊寫作。舊時“老北京”愛喝茶,晨起喝茶是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。北京人最喜喝的是花茶,老舍先生也不例外,他也酷愛花茶,自備有上品花茶,老舍喝的這類“香片”,就是有名的“福州茉莉花茶”。
老舍
老舍與冰心友誼情深,老舍常往登門拜訪,每逢去冰心家作客,一進門便大聲問:“客人來了,茶泡好了沒有?”冰心總是不負老舍茶興,用家鄉福建盛產的茉莉香片款待老舍。濃濃的馥郁花香,老舍聞香品味,嘖嘖稱好。他們茶情之深,茶誼之濃,老舍后來曾寫過一首七律贈給冰心夫婦,開頭首聯是“中年喜到故人家,揮汗頻頻索好茶。”懷念他們抗戰時在重慶艱苦歲月中結下的茶誼。
名人效應助福州茉莉花茶重振雄風
福州茉莉花茶鼎盛時期,全市栽種面積超過十萬畝,而后由于各方面原因,逐漸走向衰退。近年來,福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福州茉莉花茶這一千年產業的發展,從地理標志、產業聯盟、品牌運作、整體宣傳等方面提升產業整體水平。